欢迎来到龚学众铁人英语官方网站!
在线客服咨询: 13700760965 登录 注册

中国典籍英译的集大成者--汪榕培

点击量:次 2019-04-28

                  (原载:“汪榕培学术研究”)




     提起中国典籍翻译,学界同仁无不缅怀和敬仰已故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第一任会长汪榕培先生。汪先生是典籍翻译家、典籍翻译理论家、英语词汇学家和英语教育家,在典籍英译、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和英语语言学等诸多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和辉煌的建树。他作为中国典籍英译事业的开拓者,功勋卓著。
     先生曾在许多场合提到他是偶然走上典籍翻译道路的,初始的动机不过是为了提供一个中国人的《道德经》英译本。那时国内外众多学者包括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都认为,中国典籍的英译不能交给中国人来做,但先生却坚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中国的典籍翻译成英语。他说到了,也做到了。此后20多年,先生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从理论到实践,从研究到教育,从建设到发展,从近期到长远,开拓了一片崭新的中国典籍英译事业的新天地。
     先生是中国典籍英译大师,译著等身;先生是典籍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先生是典籍英译教育家,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术有专攻的典籍翻译硕士和博士人才;先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传播者,中西文化交流的摆渡人;先生拓展了中国典籍英译事业,开创了典籍英译教学领域、研究领域和学术领域,建立了“全国典籍英译研究会”,组织了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主编“典籍英译研究”丛书。先生为中国典籍翻译事业所做的贡献,卓越非凡,辉煌灿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先生是典籍翻译家
     
先生一生主要从事汉译英,特别是中国典籍的英译。其翻译成就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家经典著作的翻译,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三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先生最感兴趣的是道家著作,《老子》和《庄子》的内涵与先生自己的思想理念最为契合。从1991年翻译《道德经》开始,先生一发不可收拾,先后翻译出版了《英译老子》、《英译易经》、《庄子》和《墨子》等。先生翻译了那么多思想家的著作,对古典诗歌也不遗余力:他先后翻译出版了《诗经》、《汉魏六朝诗三百首》、《陶渊明全集》、《乐府诗精华》、《英译诗经国风》和《吴歌精华》。其中《英译诗经·国风》和《英译乐府诗精华》编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文化汉外对照丛书”,不日即将再版。哲学的深邃,诗歌的浪漫,在先生一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不,这些还不够,先生还翻译了中国古典戏剧:历时二十年把“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完整地介绍给了英语世界。《汤显祖戏剧全集》译著先是获得了“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紧接着2017年,译著的版权授权给了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是汤显祖戏剧首次以中国译者的英文版形式在国际出版集团出版。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借此华丽地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翻译先秦思想家著作、古典诗歌、古典戏剧,任何一样都已经使其成为一个翻译大家。但汪先生不单纯是一个积淀深厚、下笔有神的译者,他还有文化担当、家国情怀。也正是如此,他才勇敢地承担起又难又没有名利的地方戏剧翻译工作:他不仅仅为地方戏翻译剧本和字幕,更为扩大地方戏的国际化影响积极奔走。先生先后翻译出版了《评弹精华》、《昆曲精华》和《苏剧精华》,为上海昆剧院、浙江昆剧院、湖南湘昆剧团、台湾昆曲社、中国昆曲博物馆等翻译了《公孙子都》、《临川梦影》和《十五贯》等20多个演出本和50多场折子戏,作为演出时打字幕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当年“大中华文库”出版100部译著时,其中有8部为先生所译,使其成为迄今为止该丛书收录译作最多的译者。

 

先生是典籍翻译理论家
     
1994年8月,先生在《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发表了“传神达意译《诗经》”一文,基于他翻译《诗经》的实践,得力于他对中国典籍文学和英国文学已臻化境的功底,抽象概括又理性总结地提出了“传神达意”的典籍翻译理论,为中国典籍英译制定了一个总的标准。“传神达意”,就是要“传神地达意”。“传神达意”不同于当代其他同类译论,因为它孕育于先生丰富的翻译实践活动,它的理论渊源是先生对中国传统画论和译论中的“传神”说的深刻感悟和诠释。“达意”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传神”则是要求忠实于原作的风格。“传神达意”翻译标准从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一直在影响和指导着我国众多的典籍翻译者,创作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经典译著。

 

先生是典籍翻译教育家
     
先生自2003年开始从事典籍英译教学,并先后在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大连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中国典籍英译”课程,这是我国高校第一门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开设的典籍翻译课程。2009年先生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典籍翻译教材《中国典籍英译》。先生在典籍英译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先生既讲授典籍英译的理论、历史、流派和作品鉴赏,又让学生自已做翻译实践,指导学生参与了《吴歌精华》(6本)、《话说节日系列》(4本)、《诸子智慧故事系列》(8本)、《中国民俗趣谈系列》(3本)和《中国经典文化故事系列》(5本)等书籍的汉译英翻译并顺利出版。一些学生毕业后独立翻译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徐霞客游记》、《茶经》和《天工开物》列入“大中华文库”出版。现如今,当年先生培养的这些典籍英译人才正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已经成为栋梁之才、骨干力量。

 

先生是典籍英译开拓者
     
作为典籍翻译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先生自始至终都在为我国的典籍翻译事业殚精竭虑,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十一世纪初,先生开始将“典籍英译”纳入正式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之中。2002年5月,先生组织召开“第一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此项研讨会在2017年11月召开第十届会议时,参会规模已达300多人;2002年,先生组织成立中国第一个典籍英译研究会,“全国典籍英译研究会”(后改名为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任会长。通过“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和“全国典籍英译研究会”,先生先后主编了5辑“典籍英译研究”丛书。2003年,先生首次在高校开设“中国典籍英译”课程;2009年,先生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中国典籍英译》教材。2003年开始,先生开始培养“典籍英译”硕士生和博士生,总共培养“典籍英译”博士生21人。2012年,先生组织召开“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民族典籍英译研讨会”,此项会议已经举办了四届,今年将在西藏民族大学举办第五届。先生的名字“汪榕培”与“典籍英译”已密不可分,在其长达20多年的典籍英译实践中,创建了众多的“典籍英译”之第一。在当代中国翻译界,“汪榕培”已成为一个具有学术意义的专有名词。提到中国典籍英译,必称汪榕培;提到汪榕培,则必称中国典籍英译。是先生将“典籍英译”聚焦于时代的镁光灯之下,是先生将“典籍英译”符号化、专有名词化、学术化,拓展了一个崭新的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术领域,把一个向来冷门的学科方向,开垦成翻译界灼手可热的领域。从事翻译者有之、从事评论者有之、从事理论研究者有之、从事教学实践者有之、从事文化交流者有之、显示国家软实力者有之。“典籍英译”从二十世纪之初的“星星之火”,现已经成为“燎原之火”,遍布全国各地,影响大江南北。先生就是这燃火之人。

 

先生的典籍英译问与答
     
2013年,在第八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上,先生提出典籍英译中的“为什么译”、“译什么”、“谁来译”和“怎样译”四个问题,并从典籍英译的意义到内容,从实践到理论一一作答。这是先生对中国典籍英译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典籍英译?先生答曰:浩瀚的中国典籍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共同分享的一笔财富。第二个问题,中国典籍英译究竟翻译什么?先生答曰:中国典籍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社会到生活、从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各个门类都有大量值得翻译的内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史诗和史料,少数民族典籍也是中国典籍英译的重要方面。第三个问题,中国典籍英译由谁来做?先生答曰:有的人认为,翻译应该由译入语国家的译者来做。以读者接受论的标准,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认为翻译的成败不能一概而论地以国籍来判断,就文学经典的翻译而论,主要是特定译者的语言和文学修养决定了作品的翻译水平。以译文更贴近原文的意境来说,中国人翻译中国的典籍也许更加理想。第四个问题,中国典籍英译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先生答曰: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跟英语是存在差异的。在中国典籍英译的时候,既要照顾中国人思维的特征、又要照顾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在中间取得平衡,用我的说法就是“传神达意”,更准确地说就是“传神地达意”。

 

先生的典籍英译事业后继有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2年在问及先生为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时,先生很坦然地答道:过去几十年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结果。先生自幼博览群书,中学、高中痴迷文学,其后师从葛传槼先生接受英语词汇学教育,又在大学从事英国文学和英语词汇学教学,之后20余年致力于典籍英译实践、教学和研究。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本土接受本科和硕士英语教育,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从未出国留洋有过访问学者或研究经历,本色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历经长达几十年的执着与坚守,在古稀之年,成为了中国当代典籍英译的大师和泰斗。这就是汪榕培先生,中国典籍英译之集大成者。
     今天是先生周年忌辰,我们将先生的典籍英译光辉业绩再次整理综述,以表达学生对先生的纪念和缅怀之情。在梳理和研究先生典籍英译学术成就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汪榕培典籍英译”学术内涵之幽邃,对我国典籍翻译事业影响之深远,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贡献之卓著。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拳拳深情,弥漫于其对典籍翻译事业的苦心经营,每令汪门子弟和业界同仁肃然起敬。
     此时此刻,作为先生的弟子,我们要对先生说: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先生所开拓的典籍英译事业道路上,我们正在构建“汪榕培典籍英译”研究体系,我们要系统地研究先生的典籍英译学术遗产,让“汪榕培典籍英译”在我国典籍英译事业中进一步发扬光大,让先生所拓展的典籍英译事业,后继有人,更加兴旺发达。

愿先生逍遥在上,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预约免费试听课

豫ICP备310117020 | 工商注册号:913101170608592121
CopyRight © 2017-2018 龚学众铁人英语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恒睿网络